合规审查:食品标签之配料表常见问题解析

发布日期:2020-02-01 18:56:41  所属分类海关律师
导读:标签是对产品物理属性的客观描述,并非对某种配料的特别强调,不需要标明含量或者添加量,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

  原告XX公司诉称:原告经营的调和油标签上的“橄榄原香”是对产品物理属性的客观描述,并非对某种配料的特别强调,不需要标明含量或者添加量,且橄榄油是和其他配料如菜籽油、大豆油相同的普通食用油配料,并无特殊功效或价值,不是“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

  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我认为 :标签通则:GB7718-2011 其他标签通则有特殊规定与通用的7718同时适用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 GB 13432-2004

  饮料酒标签通则 GB 10344-2004

  营养标签通则 GB28050-2011

  食品营养强化剂: GB14880或卫生部中的名称标示

  复合配料:必须在配料清单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名称,再在其后加括号,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标示原始配料,除非某种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25%时不要标示原始配料。如白砂糖、植物油、蛋液(全蛋液、食用盐、白砂糖)、小麦粉、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胡萝卜素、氮铵)

  食品标签是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如果在食品标签上特别强调添加、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成分的添加量或含量,未标示的,属于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生产经营者依法应承担行政违法责任。

  【案情】

  自2011年8月1日起,原告XX公司以每瓶107.8175元的单价购进净含量5升的金龙鱼牌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以下简称调和油)290瓶,尔后以每瓶120元的价格销售给千家惠超市。截至2012年2月29日,上述290瓶调和油已售罄,原告获得销售收入34800元,净利润2836.9元。2012年2月21日,被告某市(县级市,下同)工商局行政执法人员在千家惠超市检查时,发现XX公司供应给千家惠超市用于经营的上述调和油未标示橄榄油的添加量。2012年2月27日,某市工商局予以立案调查,并于2012年5月9日向XX公司送达了《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XX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任何陈述或辩护,也未要求听证。2012年4月15日某市工商局向XX公司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以XX公司经营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其行为违反《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九)项的规定为由,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七条,《食品安全法》第四条第三款、第八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作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2836.9元和罚款57163.1元,合计罚没款60000元的行政处罚。XX公司不服,经行政复议维持后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另查明,XX公司经营销售的调和油名称为“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其标签上有放大的“橄榄”二字,配有橄榄图形,标签侧面标示“配料:菜籽油、大豆油、橄榄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花生油、红花籽油。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TBHQ)”等内容。吊牌上有文字描述:“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添加了来自意大利的100%特级初榨橄榄油,洋溢着淡淡的橄榄果清香。除富含多种维生素、单不饱和脂肪酸等健康物质外,其橄榄原生精华含有多本酚等天然抗氧化成分,满足自然健康的高品质生活追求。”

  原告XX公司诉称:原告经营的调和油标签上的“橄榄原香”是对产品物理属性的客观描述,并非对某种配料的特别强调,不需要标明含量或者添加量,且橄榄油是和其他配料如菜籽油、大豆油相同的普通食用油配料,并无特殊功效或价值,不是“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以检验机构的检验数据为准,被告在没有任何正式检测报告的情况下即对原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程序错误;被告处罚原告的法律依据是《食品安全法》关于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责任,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以下简称GB7718-2004《通则》)是国家强制标准,不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被告在处罚决定书中引用《食品安全法》处罚原告系适用法律错误。原告请求法院依法撤销被告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被告某市工商局辩称:原告经营销售的调和油以文字、图形等多种方式特别强调添加了橄榄油,但未标示出橄榄油的添加量;原告销售的调和油的标签标注情况并非技术判断问题,故无须通过技术检验予以认定,亦无须以有资质的检验机构的检验数据为准,可通过人的视觉予以判断;GB7718-2004《通则》作为食品强制性标准,在《食品安全法》生效后,即视为食品安全标准,直至被最新版本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以下简称GB7718-2011《通则》)代替;对原告作出的行政处罚合法适当,在被告对此案的调查过程中,原告主动配合并停止经营调和油,考虑到原告是初次经营标签标示不全的食用调和油,被告对原告予以减轻处罚。被告请求法院维持被告对原告作出的行政处罚。

  【审判】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经营销售的调和油属于预包装食品,其标签属于预包装食品标签。GB7718-2004《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虚假、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本案中,从原告经营销售的调和油的外包装来看,其标签上以图形、字体、文字说明等方式突出了“橄榄”二字,强调了该食用调和油添加了橄榄油的配料,且在吊牌(食品标签的组成部分)上有“添加了来自意大利的 100%特级初榨橄榄油”等文字叙述,易造成消费者在购买此种食用调和油时的误解。同时,橄榄油的市场价格或营养作用均高于一般的大豆油、菜籽油等,如在食用调和油中添加了橄榄油,可以认定橄榄油是“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故原告销售的调和油,属于特别强调添加某种有价值、有特性配料(橄榄油)的情形,应当标示橄榄油的添加量。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执法工作中需要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据此,被告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食品进行检验,而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要对食品进行检验,被告的处罚程序合法。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第(四)项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第二十二条规定,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全国人大法工委2010年3月19日在《对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商请明确食品安全标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函的意见》中指出,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未公布以前,对生产经营不符合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行业标准的食品违法行为进行查处,适用《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GB7718-2004《通则》于2005年10月1日实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实施,新版的GB7718-2011《通则》于2012年4月20日实施。本案原告违法行为发生在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GB7718-2004《通则》属于当时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之一。因此,被告适用GB7718-2004《通则》对原告作出行政处罚,并无不当。

  一审法院判决维持被告某市工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原告XX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XX公司上诉称:被上诉人某市工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适用法律错误。GB7718-2004《通则》不是《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故依法不应适用于本案;原审法院对“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认定错误。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审判决,依法改判。

  被上诉人某市工商局辩称:上诉人XX公司销售标签不符《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事实客观存在;被上诉人适用《食品安全法》及GB7718-2004《通则》对上诉人进行处罚适用法律正确,处罚程序合法,幅度适当。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如何认定“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应从表达语境、相对比较、公众理解的角度综合分析判断。本案中,从上诉人XX公司销售的调和油外包装来看,其标签上以图形、字体、文字说明等方式突出了“橄榄”二字,显而易见向消费者强调该产品添加了橄榄油的配料,该做法本身实际上就是强调了“橄榄”在该产品中的价值和特性;被上诉人东台工商局处罚上诉人XX公司的主要违法事实是针对食品标签标示违法行为,而非产品本身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故上诉人XX公司提出被上诉人在没有任何检测报告的情况下即作出行政处罚程序违法的理由于法相悖;《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第(四)项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因此,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内容和具体要求是食品安全标准之一。GB7718-2004《通则》和GB7718-2011《通则》是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发布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两者是前后替代关系,也是食品标签系列国家标准之一。GB7718-2011《通则》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且明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2012年4月20日后发生的涉及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应适用GB7718-2011《通则》是毫无疑义的。但本案上诉人XX公司的违法行为发生于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被上诉人某市工商局适用违法行为发生时合法有效的法律规范(标准),即GB7718-2004《通则》并无不当。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食品标签显示食品的组成成分、食品的特征和性能,它是消费者获知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所标示的内容也是消费者判断是否购买该食品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标签内容真实、准确与否,直接关系消费者权益和身体健康。人民法院如何正确判定食品标签内容的合法性,这是司法实践中应当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本案一、二审法院的判决依法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而是正确的,

  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是:原告销售的调和油标签上是否特别强调了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该标签应否标示橄榄油的添加量;被告在作出处罚决定前是否需要对涉案标签进行技术检验;处罚决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一、在食品标签上特别强调添加有价值、有特性配料中“特别强调”及“有价值、有特性”之理解

  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GB7718-2004《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是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食品标签是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因此,原告经营销售的调和油作为灌入容器中的投入超市供消费者选购的食品,属于预包装食品,其标签属于预包装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主要显示食品的组成成分、食品的特征和性能,它是食品生产企业向社会明示产品信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载体,也是消费者获知产品信息的有效途径。可以说,食品标签是企业对消费者和社会的承诺。因此,标签内容的真实、准确与否直接关系消费者的权益和身体健康。 通常情况下,食品标签往往通过汉字词语、图形等方式向消费者表明内容,当一段语句中以图形、字体、文字说明等方式重点突出强调某一词语时,多数社会公众进入脑海印象深刻的往往是这一段语句中最显著突出的词语。

  GB7718-2004《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虚假、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这里所指的“特别强调”,是特别着重或着重提出,一般意义上,通过名称、色差、字体不同、字号大小、图形、排列顺序、文字说明、同一内容反复出现或多个内容都指向同一主体等均可理解为对某事物的强调。“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是指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作用,配料本身不同于一般配料的特殊配料。通常理解,此种配料的市场价格或营养成分应高于其他配料。本案中,原告XX公司认为“橄榄原香”是对产品物理属性的客观描述,并非对某种配料的特别强调,但从原告经营销售的调和油外包装来看,其标签上以图形、字体、文字说明等方式突出了“橄榄”二字,强调了该食用调和油添加了橄榄油的配料,且在吊牌(食品标签的组成部分)上有“添加了来自意大利的 100%特级初榨橄榄油”等文字叙述,其传递的信息易让消费者产生宣扬橄榄油价值取向的误解,也会造成消费者在购买此种食用调和油时的认知错误。同时,“有价值、有特性”是建立在一般认知基础上的常识性判断,在满足“特别强调”的前提下,只要具备“有价值”或“有特性”其中一点就应当进行定量标示。一般来说,“橄榄”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词语,与“菜籽”“大豆”等词语所表达的内涵均存在明显差异,可供食用的“橄榄油”也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榄鲜果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天然果油汁,其市场价格或营养价值均高于一般的大豆油、菜籽油等,原因就在于其极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调用途。因此,如在食用调和油中添加了橄榄油,可以认定橄榄油是“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与“菜籽油”“大豆油”之间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替代。

  综上,本案原告经营销售的调和油“特别强调”添加了橄榄油这一“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应当标示橄榄油的添加量,原告未标示,违反了前引GB7718-2004《通则》的相关规定。被告某市工商局对原告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

  二、行政处罚决定适用规范性依据是否正确之审查判断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规范性依据是否合法正确,这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均需注意的问题。一审中,法院应通过开庭和合议的方式,审查判断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条。二审中,应通过开庭或书面审理的方式,判断一审判决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条的事实是否正确。本案被告在一审开庭时举出了被诉行政处罚决定所适用的法条的证据,二审在开庭审理时,对双方当事人特别是被告在一审程序中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合议庭认证,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审判决认定被诉行政处罚所适用法条的事实是正确的结论。因此,本案被告作出的行政处罚适用的规范依据是正确的。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第(四)项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第二十二条规定,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

  消费者在超市等正规食品销售场所或渠道购买商品,需仔细查看包装上食品标签内容是否齐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9大项目,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不要购买或食用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掩盖、补印或篡改标示的商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7718-2011)4 条款 4.1.4.1 规定“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或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预包装食品标签强制要求标示出食品产品的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此外,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可以科学指引消费者选购适用自身的食品。

    播放
    隐藏
  • 海关查验赔偿
  • 海关权利救济
  • 海关律师所涉及的海关事务列项
  • 海关申诉制度
  • 海关法律救济
  •   由于海关查验赔偿的内容比行政赔偿相对简单,因此,海关查验赔偿程序也比行政赔偿程序更为简化、易行。在海关查验货物、物品发生损坏后,海关实施查验赔偿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   (1)填写《海关查验货物、物品损坏报告书》,记录损坏情况。   海关关员在查验货物、物品时损坏被查验货物、物品的,应当如实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查验货物、物品损坏报告书》(以下简称《海关查验货物、物品损坏报告书》),准确记录被损坏的货物、物品的名称、规格和数量、发生损坏的时间、损坏的原因、损坏的具体情况等。《海关查验货物、物品损坏报告书》是海关查验货物、物品发生损坏的原始记录,是当事人要求赔偿和海关依法履行赔偿义务的重要依据。   《海关查验货...[更多]
      我们提供以下服务:  金钱缉获  海关处罚(CBP罚款,罚款和没收)。  估值。  关税分类。  进出口合规。  偏好计划  原产地/标记测定。  对外贸易区  海关扣押和海关扣押; FDA和EPA处罚结算。  追回被扣押资产; 包括现金和货物。   获得海关和FDA进口“灰市”授权。  现场进口合规审核,FMC合规审核和出口(BIS)合规性审核。  义务缺陷咨询。  海关不利行为的抗议 包括税收评估,商品拘留,海关处罚和民事资产没收。  取得海关许可证和许可证,签发承运人和仓库。  保卫海关经纪许可证撤销行为  1234五6以前下一个国际贸易法领导人  全球贸易法专家  成功应对全球贸易合规的复杂挑战需要一个聪明的策略。...[更多]
      当海关侵犯了你的权益时怎么办   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其职能活动涉及所有进出境货物、进出境人员、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及运输工具的监督管理,征收关税、查处走私及其他违反海关法行为,编制海关统计等许多方面,每天都要对外作出大量的行政行为(这些行政行为又常常涉及许可海关规范性文件)。由于种种原因,海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海关行政管理活动中,难免会出现执法偏差,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违法和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可能侵犯作为海关管理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海关的行政行为也不可能全部认同,就某些对自身权利义务产生较大影响的海关处理决定(如海关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决定或...[更多]
      海关法律救济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根据海关管理相对人的申请,依法对海关依职权作出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对违法或不当的海关职权行为作出予以变更或撤销等处理决定,使海关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或者得到恢复补救的法律制度。这里的海关依职权作出的行为既包括海关依据《海关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规章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包括海关侦查走私犯罪公安机构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刑事法律规范,对走私犯罪活动所实施的刑事执法行为。我们在前面所介绍的海关行政复议、海关行政诉讼、海关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都属于海关法律救济的范畴。   海关法律救济是国家为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更多]
      申诉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而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1996年颁布实施的《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针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的申诉权作出了相应规定,《海关法》对此问题也有原则性规定。海关历来重视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提申诉的处理。长期以来,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海关具体行政行为提出的申诉请求,海关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有错必纠的原则,根据《宪法》、《海关法》等有关规定及时、公正地进行了处理,纠正了一批确实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有效维护了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随着行政领域执法实践的...[更多]

    法律咨询